孙军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级硕士校友,中国移动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任研究员,未来研究院经理,近20年来从事无线网络架构、功能和协议栈领域的研究、研发、商用推广以及标准化工作,历经3G/4G/5G的变革发展,目前正在从事6G无线网络相关的研究。2005年到2013年,在大唐移动和大唐移动创新中心从事TD-SCDMA和TD-LTE设备的研发工作,聚焦于协议栈商用产品研发工作,经历工程师、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经理等。发表多篇SCI论文,完成400多件专利,并完成多件PCT专利和SEP专利,获得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银奖。
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使我更加自信地走上工作岗位
当年报考志愿时,“西军电”的赫赫威名使孙军帅“心”然向往,他说:“我有幸师从马建峰教授,从事网络安全相关的研究工作。能够成为马老师的学生是我一生的幸运,马老师带领我走入了科研殿堂,帮我选定无线网络安全这个科研大方向,并为我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马老师宏观上把握前沿,细节上教给了我从选定课题到解决问题的独立科研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使我终生受益。”
母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使我更加自信地走上工作岗位;母校赋予了我“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西电精神,激励着我勇于挑战,勇于突破,脚踏实地,不断攀登。
毕业时与恩师、同学留影
在母校练就的扎实功底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源
作为西电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孙军帅有幸被分配到了3G(TD-SCDMA系统)的协议开发团队,在学校练就的扎实编程功底给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商用设备的开发需要遵循极其严格的编程规范,孙军帅在学校实践过类似的编程规范,这使其能够腾出更多时间加强对TD-SCDMA系统的学习。同时,在学校学到的调试和定位程序问题的方法也极大地便利了其工作。孙军帅记忆深刻的一次软件版本升级测试,其负责的子项目提供的软件版本加载到多条测试线上的设备后,多台设备出现了宕机,因为该软件版本马上就要交付外场试验网使用了,大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该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提升到“严重事故”级别。面对巨大压力,孙军帅本能地想到了在学校实践的方法,带领子项目成员记录测试时显示的提示信息,抓取测试数据,模拟测试交付代码,逐行分析改动的代码,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最终定位出了一个很小的代码书写错误。正是它“小”,所以大家都忽略了,只有在一些异常的情况下才能运行该段代码;正是它“小”,才险些酿出“大祸”。
历经磨砺,带领团队先后完成3G和4G的研发工作
历经磨砺,孙军帅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3G和4G相关协议的研发工作,经历了从代码开发、测试支撑到现网支撑的所有相关工作,既在冬暖夏凉、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开发过代码,也在充满刺鼻涂料气味的简易楼顶机房调试过设备,更在30多米的管塔上面调试过天线;经历过周五早晨上班周日下午下班的连轴转工作,爬过房顶、楼顶、三角塔,所有的经历都是成长的养分。随着工作阅历的加深,孙军帅对这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体系存在小区制的结构性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但是,囿于商用设备研发工作的特点,无法对这些问题做出有效的改动,只有新技术预研工作才可以大刀阔斧的对已有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孙军帅决定变换职业轨道,放弃已经非常熟悉的协议研发工作,转做面向未来无线网络架构和功能的预研工作,以期待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的深层次问题,设计出高效的无线网络。
为了“求真“,只要自己”砺学“并”笃行”,一定能够研究出点东西
已经习惯了做最“实”的设备开发工作,突然转轨做很“虚”的纸面研究。思想上要自己给自己较劲,理论上几乎要从零开始。孙军帅想到了走出校门后从计算机专业转而从事陌生且当时还算相对小众的TD-SCDMA协议开发的经历,从一开始就不是“万事俱备”;为了“求真“,只要自己”砺学“并”笃行”,一定能够研究出点东西的。在这样信念的支撑下,孙军帅加入了当时面向5G,以及现在面向6G演进的无线网络架构和功能预研的轨道。
2000年,中国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我国无线通信产业进入爆发期。孙军帅毕业后先后加入大唐移动和中国移动,投入无线通讯行业,参与了3G/4G网络的建设、实验性测试和商用测试并完成了5G CU-DU网络架构功能定义和协议栈MCD (Multiple centralized and distributed) 方案的研究、设计、样机开发,并在3GPP RAN2和RAN3推动标准化工作。伴随着通信网络的跨越式发展,孙军帅也有幸见证了移动通信一代又一代的改变。
万物智联的6G愿景是我们的梦想
当移动通信的无尽前沿扩展到5G,人们又开始思考6G会是什么样子。这也是孙军帅团队正在研究的方向。6G如同一个巨大的分布式神经网络,集通信、感知、计算等能力于一身,深度融合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数字世界,真正开启“万物智联”的新时代。孙军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认为6G网络将会具有至少4个方面特征,包括按需服务、至简网络、柔性网络、智慧内生等。为实现更立体的覆盖、更精准的定位、更可靠的安全、更深度的感知,孙军帅和伙伴们提出了6G至简网络逻辑架构的方案以充分使能DICT的深度融合,从网络模型和链路模型对无线网络进行了深度创新,实现了面向多样性需求的网络解决方案。
为6G无线网络“减刚性”
6G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平台,6G无线网络需要支撑千行百业,满足多样差异的业务保障需求,6G无线网络需要在统一架构下具有保障多样差异,网络轻量极简,功能按需部署,服务按需定制等灵活能力。
孙军帅和团队成员通过“减刚性”,形成了适用于多样性业务保障需求的统一至简架构;通过“增弹性”,形成了针对多样性业务保障需求的统一模式的至强功能。至简架构设计统一、开放、弹性、简洁的网络架构和协议框架,与至强功能提供服务按需、智慧内生、即插即用的网络和业务能力,共同构建网络与业务深度融合的6G无线网络。
6G至简网络架构
推进6G无线网络标准的统一
在6G的研究中,无线网络的深度变革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之一,各种创新性的观点或者方案通过论文、白皮书、技术趋势报告等方式发表。作为移动通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无线网络必然也必须是标准统一的网络。
孙军帅团队率先在业界提出了“至简、柔性、按需、智慧内生”的6G网络愿景,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之。6G至简网络解决方案是这一践行的成果之一,至简---无线网络架构至简,协议层之间的逻辑约束关系至简,无线连接或者无线链路至简。柔性---网络服务柔性扩展,协议栈功能柔性运行,即插即用柔性连接。按需---按需网络服务,按需协议栈功能,按需无线资源控制。智慧内生---AI算法分割本地化、数据本地化、智能控制本地化。
孙军帅团队秉承“至简”、“柔性”、“按需”、“智慧内生”的执念不放松:
至简的网络架构、协议功能和连接是无线网络基础,是无线云网络中“静态”部分:一次建立,全场景可用。
柔性的网络服务、协议功能和连接是无线网络能力,是无线云网络中“半静态”部分:一次建立,按需修改,多场景可用。
按需的网络服务、协议功能和连接是无线网络应用,是无线云网络中“动态”部分:按需激活,动态释放,一场景一服务。
智慧内生助力无线网络至简,驱动无线网络柔性,增强无线网络按需服务,为实现“架构至简,功能至强”提供算法支撑。
为6G应用奠定基础
孙军帅等通信人不负努力地在IMT-2030与CCSA等行业组织中推动了无线网络相关的研究项目,并牵头了IMT-2030中无线网络架构和功能项目的研究工作。
孙军帅不断勉励自己,面向最快2025年6G启动标准化的时间点,我们期待与产业界和学术界尽早在无线网络架构和协议栈框架上形成一致的方案,为在全球标准中体现中国力量奠定基础。
惜别母校,踏上征途
“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校训始终影响着一代代西电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更值得每位西电校友以身践行。孙军帅说:母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使我更加自信地走上工作岗位;母校赋予了我“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西电精神,激励着我勇于挑战,勇于突破,脚踏实地,不断攀登。祝愿母校赓续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祝福母校更上一层楼,再筑新时代的辉煌!也祝愿每一位西电学子都能学有所成,也愿广大校友能继续传承西电人的精神,在各自领域有所作为。
(编辑:赵祥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