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基生, 1938年出生在山东省黄县。195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三系(自动控制)二专业(地空导弹控制),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年调任西安黄河机器制造厂工作。1979年调回母校计算机系教学,后任校办工厂副厂长、厂长,高级工程师。1990年调至烟台开发区创办民营EIE电子公司,2000年左右退休,退休后创立公司研发新产品十年。
李基生校友一生经历丰富。辗转多个领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永葆对党的忠诚;经历人生动乱仍旧不改初心、始终奋斗;自立自强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心怀祖国,甘为奉献——祖国的需要就是他的方向,祖国的重托就是他一生的坚守。
李基生校友的人生经历启发和教育着无数西电学子,激励着西电青年奋勇向上、砥砺前行。
接下来将继续为大家介绍李基生校友走向社会,创办民营企业,开发自有知识产权的精彩创业史

01改革开放离校返乡建家乡
在我重回西电的八十年代,也是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年。那时我的第三个厂长任期刚结束,看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局不可逆转,愈发向上,而且山东的改革开放走在前列。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的经验也积累充足,于是我决定向校长提出调离学校的申请,回到山东烟台老家。
02十年创业路,一生爱国情
1990年底,我与老伴一起应烟台市政府招聘,离开学校回到老家山东烟台。在改革开放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的驱动下,决定回烟台独立创业。烟台市政府安排我到市经济技术协作委员会任总工程师,并提供一栋别墅居住和一个研究所。但是当时一心想要独立创业的我辞掉了这个公务员这个铁饭碗。而后我便在烟台开发区进行创业,探讨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创办了烟台第一个股份制民营企业——EIE电子公司。在监控工程方面,EIE公司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一级资质设计施工单位,承接了九十年代烟台大部分金融系统的监控工程设计施工工程。
有一次我到北京出差,和国防大学有关领导探讨提供国外先进夜视设备的事。交谈中意外听到一个消息:军事博物馆里一把朱总司令用的手枪丢了,没有破案。我立即到军博拜访保卫处长,他说:“当晚就是他值班,安防报警系统没有任何反应。”我问:“你们用的是什么报警设备?”他说是美国CK公司的双监报警设备,他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这种设备的缺点和漏洞情况,我点头认可,美国设备确实有这些毛病。他问我有什么好设备,我说也是这种美国CK报警设备,不过要做改动才能用。我向他详细介绍了改造原理、方法和实现的功能,实际就是改变逻辑设计关系。他激动地说:“太对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在北京开车回烟台的路上,我们刚进入山东天就黑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就在庆云县旅馆住宿了。半夜公安人员敲门,要查看身份证,检查完后说:“是烟台的啊,就是你们烟台的事。”我问:“烟台什么事啊?”他说:“什么事能告诉你啊?”这让我们一头雾水,一时非常困顿迷惑。
第二天中午回到烟台,下午烟台市公安局经保处长和人民银行保卫科长一起来公司,急匆匆地说:“出大事了,**银行金库被盗了,是当晚值班保安人员干的,携赃款跑了,公安部正在全国追捕。”我立刻想到了昨晚在庆云旅馆公安人员的话,原来就是这件事。我问:“金融系统案件中,内部和内外勾结作案占的比例有多大啊?”他们说:“最低有百分之六十,最高是有占百分之九十!”这令我大吃一惊。
我们详细交流了金融系统保安工作的现行管理体制和安防系统的现状。我感慨地说:“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我们给银行设计的这些安防系统,如果这样运行,应对内部和内外勾结作案,可以说大部分不起作用。从现在起,我们公司全力投入新的安防系统开发,重点是应对内部和内外勾结作案。有眉目了我们再一起商讨。”
经过努力,我们终于开发出了“金融系统防止内部和内外勾结作案防控系统”,在烟台公安局和金融系统汇报会上,我们做了详细介绍。人民银行保卫科长第一个发言说:“如果这样,那再发生案子只有一种可能了,那就是从行长、保卫科长,再到下面的保卫人员是一个铁杆盗窃集团。不过这在我们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经过山东省公安厅和公安部同意,我们在公安厅和公安部的安排下,在烟台开发区召开了全国各大银行总行保卫处长会。我们做了“金融系统防止内部和内外勾结作案防控系统”专题发言,并与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十年的创业,我初步体会到“改革开放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是光明大道。
03开发自有知识产权产品
我退休后,公司从做安防工程转型做产品。2000年,我发挥电子技术特长,亲自开发了“加权视频放大器”,接着又开发出“抗干扰视频传输器”等系列专利产品,把监控系统同轴视频有效传输距离从100米,提高到了2000米。
对于安防系统视频传输,从安全保密和电磁环境要求出发,很多场合是只允许有线传输的同轴电缆视频基带传输又是当时最基本的传输。传输标准规定了图像质量优、良、中、不合格四种不同的失真度要求。以SYV-75-5电缆为例,达到优级标准的传输距离约为少于100米。如果超出了120到150米这个范围,图像质量就不合格了。虽然可以转换设备,用光纤传输延长距离,但系统造价、成本和复杂程度就大幅提升了。
当时国内外安防产品市场还没有有效的同轴视频抗干扰传输设备。同轴电缆视频基带传输主要影响因素是:幅度衰减,频率失真和干扰噪声。我们用国外先进的低噪声运算放大器,外加特殊的频率补偿网路,开发出了75-5电缆传输距离超过1000米的放大器。在初步取得进展的同时,我很清楚:任何品牌运算放大器,都是四到五年以前的电路设计水平,而且都属于普通的宽带运算放大器,很难适用于我们这种视频基带传输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开发,我们终于成功地用4个晶体管频率补偿网络,开发出了75-5电缆传输距离达到2000米的“加权视频放大器”。
尽管公认同轴电缆具有非常高的屏蔽干扰性能,但经过进一步研究,我们还是发现有外界干扰的传入。通过反复试验测试,终于搞清楚了外界干扰传入的原理和路径。接着开发出了“抗干扰视频传输器”。它可以在城市、架空布线的恶劣环境下,实现75-5电缆2000米的抗干扰传输。这填补了国内外视频基带传输的技术空白,并获得了发明专利。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大国际安防产品展览会上,我们的“抗干扰视频传输器”令国内外厂商和专家刮目相看。有的国内专家说:“这么高的技术,应该出在北京上海,怎么能出在烟台呢!”
日本三菱电梯公司专门派代表团来公司考察并洽谈合作,还带着他们从不同角度用X光透视拍摄我们产品内部结构的照片。来者不善,所以我们未与他们合作。至今有二十多年了,公司这些产品还在生产。国内外虽有很多模仿产品的厂家,但产品性能差距太大。这项技术的成功点在于我们西电雄厚的电子线路设计基础和检测技能,当然还有我们公司独创的防破解生产工艺,属于公司的“专有技术”。
这些都让我深刻体会到是西电母校给了西电学子们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和理念!我经常反思:为什么我们能做成功一些事情?我想西电的传统教学体系特色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信息时代,西电更应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创出特色的教学体系。
04智能化创新和应用开发人才永远是紧缺的
近二十年内,我曾经问过几个不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你们都有深厚的电子信息专业基础,知识面很宽。你们都懂计算机,但却比不了计算机专业的;你们都懂软件,但比不了软件专业;你们懂得机电,但也比不了机电专业毕业生。那你们专业的特点是什么呢?能干什么呢?”毕业生们都回答不出来。我说:“你们的专业特长是在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大量非电子行业,开发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你们都应该是电子信息应用系统的开拓者。一个具体的应用系统,涉及的技术面很广泛,需要计算机时,简单的你们会直接选用,复杂的可由专业计算机人员完成。需要相关的机电技术,软件技术,简单的你们自己可以搞,复杂的可以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负责设计开发。重要的是要有人探索在不同行业开发电子信息应用系统,用现在的话说就叫“智能化人才”,这才是你们的专业方向——这类创新应用开发人才永远是紧缺的。
西电是李基生的起点,更是李基生不可磨灭的底色。在西电,他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感悟着“苦心人,天不负”,成就着秉持一生的严格作风。李基生的经历更是启发、教育着无数西电学子,激励着西电青年奋勇向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