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谱写不平凡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2017学年度“师德标兵”齐小刚教授
█ 学生记者 金艳芝 孟瑞 张闻功
笛卡尔曾经说过:“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他知识工具的源泉。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与数学有关。”齐小刚,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从事数学教育与研究十余年,为无数的青年学子搭建起通往数学殿堂的桥梁。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在齐小刚与记者的交谈中,他的言语富有逻辑性,条理清晰,言谈举止都体现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的严谨缜密。
丹心热血沃新花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但数学的学习并非易事。针对数学的繁杂和难理解等特点,齐小刚总结了一套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齐小刚以问题为导向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讨论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采访中齐小刚说到:“我会在整个课程的讲解中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者列一些主题,然后让学生们在探讨中尝试地去解决,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的。”齐小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已有的方案里学习有价值的想法与思路,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将想法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讲解难题时,齐小刚常常举一反三,力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他的学生周杨这样说:“齐老师讲课并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他很专业,讲课的时候他会把他的所见所闻和自己所做的项目与大家分享,帮大家了解到一些最前沿的科研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齐小刚讲求学以致用,注重数学的应用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齐小刚认为任何一门数学分支,不管它如何抽象,总会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应用,他希望学生能够把不同阶段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够更好地借助数学方法去处理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他说:“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数学的有用性,才会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他还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经验反哺教学,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性的知识,让课堂变得不再枯燥乏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因材施教是齐小刚特色教学法的又一重要部分。齐小刚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备课,成效甚高。他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于信息专业,一类偏重数学方向。他在备课时,就先从教学目标下手:解决什么问题?从哪个角度去解决?如何加强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课程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层次分明,学生们从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学习方向更加明确,学习的压力也相对变小。他的学生刘兴成说:“齐老师循循善诱,用启发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齐小刚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注重数学的应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象化,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正是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特色的教学方法,齐小刚从教15年来教授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数学人才。
轻盈数行字 浓抹一生人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齐小刚任教15年,他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在学术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人才。
子若有为,师心益喜。2012年,齐小刚在国外进行访学,课题组每周会选取优秀论文,交由国内专家与外方合作导师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齐小刚惊喜地发现自己学生的论文也在其中。“那个学生是我在西电教过的本科生,我从大一开始就教他。他做的那些东西,实际上就是我在本科期间与他合作做的复杂网络方面的内容。他到了北大以后,把那些内容整理出来,以长文的形式在计算机通讯方面的顶级国际会议中发表。并且外方高度赞扬了这位学生的工作,对于西电能在本科期间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学生表示赞叹。”讲到这里,齐小刚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才可传其人,德能育后生。齐小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甚好,许多学生毕业之后还与他有着联系。一些学生的就业、生活等方面得到了齐小刚建议和指导,熊波涛就是其中一位。2016年熊波涛在德国攻读完博士回国,在此期间,他对于在国内还是国外就业的问题摇摆不定,一时间陷入了两难境地,便去征求齐小刚的意见。齐小刚得知情况后,力荐他回国工作。齐小刚说:“如果你要发挥你最大的价值,就应该回到中国。”熊波涛在确定回国后,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他的眼前:到底该选择一家什么样的单位?当时有一家外企给他的年薪是国企的两倍,中科院物理研究院也对其发出了邀请。齐小刚综合各方情况,建议其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他说:“我建议你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上去考虑,更大地实现你的价值。”就这样,熊波涛在他的影响下回国,被全职引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齐小刚不仅自己投身于国内科研教育第一线,还教导自己的学生要报效祖国,为国效力,其行可扬,其心可赞。
齐小刚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齐小刚带了南北校区的很多研究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他每周组织开展两次研讨会,在南北校区之间来回奔波,不辞辛劳。学生刘兴成反映:“齐老师真的是一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目前在齐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都已经完成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其中一位同学发表了两篇SCI学术论文。”
齐小刚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和学生待在一起,对于学生尽心尽力,关怀备至。他不仅是一位良师,更是一位“慈父”。他的一名研究生说道:“生活上,齐老师对我们很照顾,每个月的补贴从来都不会迟发,还经常关心我们生活怎么样,也常常自掏腰包带我们去改善伙食。”2016年2月,一名学生在火车上发生事故,班长刚接到消息,齐小刚就打去电话急切地询问情况,并且以个人的名义为受伤的同学送去了一份心意。班长说:“我能感受到齐老师他对我们怀着的是一颗慈父的心。”
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齐小刚言传身教,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
锐意进取攻科研 孜孜以求带竞赛
齐小刚不仅是一名教师,还是一名科研人员。齐小刚认为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实事求是,要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最好。
在记者问到齐小刚目前主要的科研方向是什么的时候,齐小刚回答道:“目前我的科研集中在数学与工程、信息、国防等交叉应用领域。近几年,国家强调我们的研究要面向双一流: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科。虽然数学研究短期内可能不会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我们可以把数学方法应用到工程领域中去。我在数学领域进行科研,更加注重数学或者说是数学方法的一些应用以及工程领域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这些是我一直坚持去做的事情。”
指导竞赛是齐小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学生们喜欢主动联系齐小刚担任他们的指导老师,学生对他的印象是宽严相济,在他的带领下获益匪浅。从2005年至今,齐小刚指导了诸多西电学子参加全国数模、国际数模、CEMEE数学建模邀请赛等竞赛。在指导学生竞赛时,他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法:一是训练学生掌握竞赛所需知识,二是训练学生把握竞赛规律与参与研究的方法。
在竞赛开始之前,齐小刚首先会对前几年的竞赛题型进行分析,大致掌握其知识点所在,然后在对学生培训时分不同专题,尽量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竞赛的选题需要有创新性。齐小刚在竞赛选题方面有着独特的眼光,他认为无论是做科研,还是做数模,思维的创新、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认识问题的方法角度是很重要的。齐小刚说:“训练过程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作为一个科研的过程,是有模式可循的。”
2005年,齐小刚指导一支队伍参加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那一年的题目是关于石油的消耗。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文献,发现大部分呼声都是石油很快会面临枯竭,但他还注意到了另一种声音:石油消耗的速度会变慢,短期内不会枯竭。齐小刚带领团队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之后,确定了最终选题: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和新能源的进一步应用,石油的消耗速度会变慢。缜密的逻辑、充分的思考与新颖的立意使得该团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团队获得了西部十省内C题唯一的一等奖。
齐小刚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做出了很多工作。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冯海林说道:“齐老师在引领数学与其他领域的合作研究方面做了很有成效的工作。齐老师的很多科研课题都是数学与工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学生参与这些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拓展学生的研究领域、拓宽数学知识的研究应用、提高学生独立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完成科研活动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绩。”
做平凡人,成不平凡事。齐小刚如万千平凡教师一样默默付出,却又为学生的成长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既为人师,承担的不只是教学任务,更是树人使命。
为人师表,诲人不倦,齐小刚在数学的领域里引领学生畅游知识的殿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以慈父般的温暖守护着一代又一代的西电学子;知识报国,身为世范,他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肩负一名高校教师的责任。